粉面大热云南米线却不香了?
发表时间:2024-07-28 09:36:40 来源:安博全站下载
央广网北京2月11日消息 2021年11月,主打粤式米线的“肥汁米蘭”拿下过亿元的A轮融资;10月,香港谭仔国际上市,成为“中国米线第一股”,让米线这一原本有些不温不火的品类,随着融资、上市热,顿时变得瞩目了起来。
但在热闹的背后,红餐网注意到,一些曾经主打云南米线的品牌开始有意无意地弱化“云南米线”这一标签,粤式米线、港式米线等新概念也开始分化着大众消费者对米线的认知。
虽然如今我们谈到的米线已经带有浓厚的云南特色,但米线并非云南本地产物。据相关史料记载,米线最早源自北方中原地区一种叫做“粉饼”的食物,后来南下江南,经由民族迁徙而传入云南。
和大部分爆火的品类一样,在经历过高光时刻后,云南米线在全国的发展进入了平稳期,而后也开始遭遇一些品类发展瓶颈。
主力玩家积极谋变,新兴概念不断崛起,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那么一个疑惑:未来,云南米线这个品类到底会怎么发展?
“过桥米线就是一种文化符号,如果米线老板无法演绎出过桥米线的文化,讲不好云南故事,那么门店的市场生命力必然会慢慢丧失。过桥米线这种符号性特别强的东西,为什么在市场上没有找到更好的载体?因为创新不够,强调传统太多,没办法迎合市场的发展。创新并不是说一定要颠覆原有的米线文化,而是要在体验感、产品的配方等环节进行新演绎。”
迟焕涛认为,米线虽然不属于强势品类,但广普性高,市场潜力不可小觑。在他看来,未来这一品类会朝两个方向发展,第一是坚持做高端品质,人均消费在30块钱以上,把单店品质做高,把流量做起来,但可能发展速度没那么快;第二类是走大众化路线,做规模做数量,虽然这样一来,品牌势能不会太高,营收也不会太高,但可以开两三千家店,速度会很快。
云南故事,曾为米线这一品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,但同时也带来许多的局限性。
上一篇:【48812】content